《荔景山下》、《小葵星》、《落葉小島》

香港生死學協會承蒙 葵青區議會 撥款資助生死教育繪本創作,製作了以荔景、葵涌及青衣為背景的繪本,《荔景山下》、《小葵星》及《落葉小島》,一套三本以「家庭生死教育」、「24週以下 流產胎」及「疫症與分離」為主題,並可在本會網站https://hkldsa.org.hk 下載PDF版本,或於三月份到葵青

2022-05-26T20:24:54+08:002022 年 2 月 17 日|0 Comments

《獅子山下的黃大獅》

香港生死學協會承蒙黃大仙區區議會撥款資助,在地區推動生死教育,早前邀請到註冊社工及著名畫師以黃大仙作背景,製作了一本名為「獅子山下的黃大獅」的生死教育繪本,希望區內居民能透過繪本故事與孩子打開死亡相關的話題。大家可到以下區議員辦事處及社福機構派發點索取,數量有限,每人限取一本。 派發地點: 1. 許

2022-04-12T15:57:22+08:002021 年 1 月 9 日|0 Comments

【生死教育繪本系列14】《最後的告別》

收到作者  #貓珊  的通知和網絡媒體的消息,得知期待以久的《最後的告別》終於印刷出版了。從構思到成品已經是4年的光景,比起懷孕生產更長時間,有著很多感觸和感動。但看見《最後的告別》的誕生,總算是個完美句號。 感謝作者貓珊的創作及毅力、 #綠腳丫  柯佳列的推動、 #木棉樹出版社  對《最後的告別》

2022-02-17T20:19:02+08:002019 年 11 月 26 日|0 Comments

【生死教育繪本系列13】《彩色糖果的約定》

心裡常想到孩子可能在不知情或在不知所措中得知和親人離世,然後又匆匆道別,而這個道別卻要待很長的時間才再相遇重逢。所以在兒童哀傷輔導中,我很著重結案的準備,很希望能和每個孩子正式及我們獨有的方式說再見。 多數時候,我們會為對方送上手作的禮物或祝福。更多的談及和想像將來我們會在什麼時候、地方及場境再次踫

2019-11-26T00:45:44+08:002018 年 12 月 2 日|0 Comments

【生死教育繪本系列12】《The Invisible String》

人在世界上活著,期盼能與身邊的人有著連繫,彼此和諧共處、真誠地分享交流,用愛心連結,何等美好。 《The Invisible String》用了一個簡單的比喻,你和我和他之間其實有一條「看不見的線」連繫著,只要我們互相記掛對方,有愛在我們中心,沒有任何東西 會成為阻隔。不論上山下海,千里之外,甚至死

2019-11-26T00:45:27+08:002018 年 11 月 30 日|0 Comments

【生死教育繪本系列11】《小魯的池塘》

《小魯的池塘》其實是一本講朋友患病及去世的繪本。喪朋友對比於喪親人及喪動物真的很少在兒童階段發生。因此,我們都很容易忽略朋友的去世也對孩 子的影響同樣深遠。 在我記憶之中,每一兩年也會有兒童/青少年因為朋友的死而尋求輔導,對家長來說可能認為朋友不像親人般朝夕相見,所以無理由孩子的哀傷反應如此強大。但

2019-11-26T00:42:20+08:002018 年 11 月 30 日|0 Comments

【生死教育繪本系列10】《跟爺爺說再見》

之前分別介紹了喪父,喪母,喪祖母的繪本(因為期數所限,未能介紹太多繪本,只可以推薦一些我特別喜歡的)。今期就介紹喪祖父的繪本吧! 這本繪本和《媽媽變成鬼》有點相似,而我個人較喜歡《跟爺爺說再見》裡表達的方式。很多時候當喪親者不知逝者死後去了哪裡,而且還在世上飄飄下或遊盪,心裡會很不安及擔心逝者靈魂的

2019-11-26T00:31:21+08:002018 年 11 月 28 日|0 Comments

【生死教育繪本系列9】《永遠記住你的好》

動物是人類要好的朋友,現今社會不少家庭也有養動物,不單貓狗、還有烏、魚、龜、爬蟲類及其他等。這樣,動物變成了家庭其中的一員,這個有血有肉的生命,如我們用心照顧及和牠好好相處,牠的離世同樣引發我們的哀傷。 《永遠記住你的好》是一本談寵物離世的繪本,值得推介它的地方是故事中父母在送別狗狗的過程中鼓勵孩子

2019-11-26T00:31:49+08:002018 年 11 月 27 日|0 Comments

【生死教育繪本系列8】《就像在天堂》

近日收到令人難過的消息,認識的喪親兒童入院幾個星期了,病情反覆,孩子和母親也擔憂受苦了。另外,得知一位敬愛敬重的老師患病。為了這些事,哭了又哭,因心愛他們,不忍看見他們受苦。 這時,老師傳來了和女兒的對話,使我反得安慰,也讓我想和大家分享這本繪本《就像在天堂》。天堂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?那裡有天使唱歌

2019-11-26T00:30:59+08:002018 年 11 月 26 日|0 Comments

【生死教育繪本系列7】《再見,愛瑪奶奶》- 喪祖母/外婆

除了哀傷輔導的工作,我們都會陪伴臨終病人及家屬。其實,在照顧臨終病人的過程中,大人及孩子也承受很大的壓力及創傷。壓力來自愛莫能助,又怕自己照顧不周,顧此失彼。創傷來自病者的身心改變及反應,家屬不知如何調節及回應等等,因為大家都未曾面對過「病、老、死」。 《再見,愛瑪奶奶》透過一隻家貓的眼睛帶著大家與

2019-11-26T00:30:49+08:002018 年 11 月 25 日|0 Comments
Go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