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test posts by 李秀英 (see all)
- 【生死教育繪本系列14】《最後的告別》 - 2019 年 11 月 26 日
- 【生死教育繪本系列13】《彩色糖果的約定》 - 2018 年 12 月 2 日
- 【生死教育繪本系列12】《The Invisible String》 - 2018 年 11 月 30 日
《小魯的池塘》其實是一本講朋友患病及去世的繪本。喪朋友對比於喪親人及喪動物真的很少在兒童階段發生。因此,我們都很容易忽略朋友的去世也對孩
子的影響同樣深遠。
在我記憶之中,每一兩年也會有兒童/青少年因為朋友的死而尋求輔導,對家長來說可能認為朋友不像親人般朝夕相見,所以無理由孩子的哀傷反應如此強大。但當我們細心留意,孩子和玩伴一起的時間比和家長的時間還多,而且互動交流也更多。連我那位4歲的兒子,有時都會表示想和朋友一起去玩多過只是和父母去。因此,如果兒童/青少年看著自己的玩伴因病或別的原因去世,他們承受的衝擊有如巨浪,不明白為何和自己歲數差不多的孩子也會死,不是老了才會死嗎?那麼我也會跟著死去嗎?為何會生這樣的病?為何會這麼不幸?沒有了他,我就沒有朋友了‧‧‧‧‧‧我看見在孩子裡頭的情與義,及對生死的疑問和好奇。如家長能好好守護為孩子守護美好的靈性,孩子長大後必定會成為仁慈,關懷及有愛的人。
回到《小魯的池塘》,它值得推介的地方是選了一個值得關注但少被提及的課
題。其次是在故事中,爸媽與孩子的對話、老師鼓勵學生為那因病去世的同學
一起做點事來作為紀念。不因生活的忙碌,課程的趕急而減低孩子對心靈的敏
感。最後,結局也很「緣」,讓人可以再次細味自己的生死觀。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