師奶媽媽
大結局總算沒有失望,雖然仍有「一個打廿個不死」,「失驚無神出刀護駕」,「突然良心發現悔改 」等等,但也不太離譜,就放過它吧,而且尾段也真的有驚喜,神秘女子的出現總算首尾呼應,故事完完整整地落幕,成功帶出「情不為因果,緣注定生死」,就是命中注定。
.
日前撰寫的「真.善生」系列1:【刀下留人】看生死 反應不俗,可見大眾都對生死話題感興趣,追看好劇之餘,也願意花時間思考生命,故此筆者再抽出兩個片段,和大家談談生死。
.
1. 「但是你可知道…原來笑是很累的」(第9集)
欲觀看此段影片節錄請按此
.
花蕊紅丈夫白書琛十多年前患重病英年早逝,生前囑託蕊紅要繼續開朗地活著,並照顧老爺白千松。白老爺年邁患上認知障礙症(劇稱痴呆病),連兒子書琛已去世也忘記了,某日更把兒子的小說撕毀,蕊紅不及亦無力阻止,最後只好默默地把碎紙一張一張拼湊整合,可惜,這個時侯發生小意外,碎紙被燒,望著這一切,蕊紅積壓內心的傷痛無法再遏制,一時間情緒崩潰。
.
這一小段,雖然只是三兩分鐘的劇程,但在談生死前,實在忍不住要先高度讚揚邵美琪的演技,起承轉合,由平靜到崩潰,沒有過火的誇張,恰到好處,我作為觀眾,也深深感受到一個妻子對亡夫的思憶,而且內裡情感交雜,旁人也不能盡明。
.
這段帶給我兩個思考,書琛去世已經十多年,但蕊紅仍然有哀傷反應,根據理論,普遍說法,喪親帶來的哀傷期大約是六個月至一年時間,理論富其參考性,不過人是人,沒有絕對的方程式可套用在所有人身上,事實上,哀傷期的長短涉及許多因素,諸如:二人生前的關係,逝者去世的原因和方式,喪親者的性格等等,所以,十多年後其實仍然可以情緒崩潰。
.
但這也引發了我的第二個思考,「但是你可知道…原來笑是很累的」。大部份辭世者的心願應該都會想在世親人開開心心過日子,「書琛他病重的時候,他已經叫我要笑住過日子」,蕊紅一直帶住這句話,她也努力去活出來,「不過原來笑是很累的」,今天的崩潰可能是過去十多年有些情緒未被發洩而致,那麼逝者原本好意的囑咐,成了壓力還是動力呢?副小編沒有答案,因為這不是一個對與錯的討論,這是一個你相安無事的時候,可以自我思量的題目,若到生命真的要你思量時,恐怕那一刻你沒多大空間。 過去,副小編參加過生死教育工作坊,要寫下遺言予家人,個人地,我覺得失去親人是真的不能笑出來,所以我用了「請好好活下去」,「好好」或許留有較大的空間,但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也需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答案,這麼,那管親人囑咐你「好好」也好,「笑著」也好,「跳著」也好,你也懂得重新理解,自我消化,讓情緒得到疏導。
.
參考資料閱讀
正常哀傷期的三個階段:在親人去世的首數天,情緒未必太激動,反而可能表現麻木,又或者否認至親已經離去的事實。 然後,隨著身後事的辦理,喪親者的情緒逐漸顯現。這是哀傷期的第二個階段,期間喪親者的情緒低落乃正常反應。除了情緒低落以外,他們還可能會自責、憤怒、焦急、埋怨、感到孤獨和無助、非常思念逝世者,經常回想過往日種種。他們可能會依然拒絕承認親人已離世的事實,甚至出現一些搜尋的行為,重複去做以前和逝世者做的事,去某些地方懷緬,甚至避免執拾逝世者的物件。他們還可能出現一些身體的症狀,例如疼痛、消化不良和食慾不振。如果期間情緒嚴重失控、長期失眠、食慾不振、體重下降,甚至影響正常社交和工作,嚴重者有可能產生幻覺,或者尋死念頭,此時便超出了正常的哀傷反應,醫學上稱為「複雜性哀傷」,需要認真處理。 最後,喪親者接受了親人已經離世的事實,並收拾心情,生活重返正軌。即使偶爾記起已逝世的親人,但依然能坦然面對。 怎樣步過哀傷期?要步過哀傷期,第一步先要接受親人已經離去的事實。這必然是痛苦的過程,於是身邊人的支持尤其重要。喪親者不應過份壓抑情緒,或者否定悲傷的存在。如果情況許可,喪親者參與身後事的辦理,有助渡過哀傷期。如何重新建立沒有了至親的生活也是關鍵,當中牽涉了生活規律的調整、生活習慣的改變、家庭角色的重新分配,甚至社交圈子的重新建立。(節錄自黃潔儀醫生撰寫文章,原文請按此)
2. 「我想你幸福,想找個人照顧你」(第23集)
欲觀看此段影片節錄請按此
.
(回想片段) 蕊紅丈夫白書琛溫柔體貼,兩口子恩愛非常,可惜書琛罹患重病,命不久已,故生前主動提出想要蕊紅在其死後改嫁他人,希望她得到幸福,蕊紅當時婉拒了,但十多年後,遇上葉常綠,令她心有所想。
.
若為人夫/人妻的你,可有想過這問題?若你配偶離世,你會另娶/改嫁嗎?反之,若你離世,你會希望/同意配偶再婚嗎?已為人妻的筆者就有想過,首先,我目前是認為自己不會再嫁,因為他在我心中的位置實在太重太大,根本無法有人可以替代!(毛管戙了吧),不過我也不敢保證自己某日如蕊紅遇上常綠,想法會否改變… (請給些面子別喝倒彩),而相公方面,我是同意及接受他再娶,我也試問過相公的看法,他好像沒有答我會否再娶,不過對於我,他的答覆是:(語氣帶點自信)「若你找到一個有我那麼好的,就可再嫁!」嗯… 我第一個反應:「言下之意,即便不想我再嫁啦!」不過,想深一層,其實他希望我幸福~ (又或者,有比他糟的男人就真的太糟了,哈。) 你的他/她知道你的意願嗎?生前為死亡作準備的,不是只有錢財(立遺囑),你開心見誠的意願分享或許將來能為另一半釋懷。
.
參考資料
生前規劃相關機構聖雅各福群會「後顧無憂」規劃服務 http://www.sjscare.org/big5/sj040225.htm
東華三院安老服務部圓滿人生服務 http://www.tungwahcsd.org/special/endlesscare/
聖公會聖匠堂安寧服務部 http://decc.holycarpenter.org.hk/chi/p5.asp
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「生死之交」計劃 http://www.elchk.org.hk/service/hot_project.php?pkey=113
.
【刀下留人】完結了,明天開始可能不用追劇,期待大台製作更多有質素的劇集,【刀下留人】證明是不為,不是不能。也期待在此劇完結後,大家也多多留意生生死死的課題,別要等到面對死亡才認識死亡,從死看生,像其中一經典對白~
「看將來,莫回頭,這就是人生。」